本网消息:2016年是“十三五”开局之年,是贯彻中央和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,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的起步之年,是落实黄冈市委市政府城市绿色发展,实施老城整理提升工程的发力之年,是创建全国卫生城、省级环保模范城验收和省级文明城复查的冲刺之年。黄冈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将采取六项举措,维护古城黄州的美丽形象,让城市生活更美好。
抓老城整理 打造绿色宜居城市
协调规划部门完成《城区城市风貌规划》及《明珠大道、新港二路、安国寺路和团黄公路进城段街景设计》专家评审和市规划委员会审定工作;协调园林部门完成《城区绿化全面提升设计方案》及《明珠大道、新港二路、安国寺路和团黄公路进城段道路和节点绿化设计》专家评审和市规划委员会审定工作;协调交通部门完成团黄公路进城段升级改造工程项目;结合“四城联创”和省级示范路创建标准,完成明珠大道、新港二路、安国寺路、三条主次干道整理提升工程项目;实施主次干道明珠大道、黄州大道南段、新港北路等学习“中卫”经验,开展深度保洁工作;实施城区邮亭、公交调度亭、弱电交换箱整理提升和规范管理工作。对77个邮政报刊亭重新规划布点,统一编号,规范管理。组织督办交通部门完成老旧公交调度亭更新布点工作,规范管理。组织督办电信、供电部门等部门对通讯、监控视频和供电交接箱进行围挡美化和规范管理。
抓环境综合整治 提升市容管理水平
加大对青云街、七一南路等八条主次干道和建新、宝塔、等9个集贸市场周边以及八一小学、东门小学、东坡小学、师院等12所学校周边出店占道经营和“十乱”老大难问题的治理力度;完成宝塔路延伸段、安国寺路等10个创卫重点区域整治任务;结合创卫攻坚战,协调督办黄州区、高新区及其街道办、社区村组,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向“居民小区、背街小巷、城乡结合部、城中村、公铁路沿线、水域周边”延伸力度,组织“大清扫、大清除、大清理”行动,建立清扫保洁、垃圾清运和秩序管理全覆盖长效机制;加强主次干道建筑装饰立面管理和节点改造工作,强化大型楼群夜景灯光装饰审批管理,出台《黄冈市区主次干道临街楼体夜景灯光装饰管理办法》,实施夜景灯光终端集并控制系统,完成40栋楼群夜景灯光装饰改造升级任务。加强店招和户外广告设置审批管理,推进市区户外广告市场化运作;完成200块店招更新、100个空调机围挡美化任务。清理整治主次干道乱贴、乱画、乱写“牛皮癣”,清除率达100%,同色覆盖率达95%。完成苏园路、西湖三路虾城夜市临街立面等5个市容节点建设改造和继续推进临街废旧回收点迁移整治工作任务;开展五个示范创建活动,完成明珠大道和新港二路市容环境美好示范路、奥康步行街广告示范街、农科院棚改工程最美工地、三清社区最美社区、青砖湖最美城市游园创建工作;加大停车泊位施划工作力度;加强与交警协调联动,制止车辆乱停乱放行为;对出店占道经营、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两个老大难问题组织专项治理行动,对屡教不改的经营户坚决依法查处。
抓深度保洁管理 实现环卫工作竞进提质
加大垃圾清运频率、定时上门收集垃圾和增设夜间垃圾收运作业措施,加大对服务单位、居民区垃圾清运力度,切实解决垃圾清运不及时的老大难问题;开展主次干道清扫保洁市场化试点工作;积极利用ppp、bot、bt模式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处理工作,力争申报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国家试点;加强环卫投入和站场管理,装备电瓶保洁车,提升保洁工作效率;进一步提升垃圾填埋场管理,确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%以上;加强垃圾中转站维修和管理升级,确保遗爱湖大道、宝塔大道两个垃圾中转站通过省级等级评定。督促黄州区、高新区和社区取消背街小巷、居民区敞口垃圾池,配套设置符合要求的垃圾收集容器;指导社区旱厕拆除或改造达标;强化建筑工地和渣土管理执法工作。严厉处罚抛撒滴漏污染城市道路行为,强化建筑垃圾监管和及时清理,做好道路降尘工作,全面提升建筑渣土和扬尘处置管理水平。
抓规划执法严查控管 严厉打击违建行为
坚持对违法建设“零容忍”和违建必查、公建必处、私建必拆的高压态势,严厉打击未批先建、批少建多、乱搭乱建等违法建设行为;年度违法建设巡查发现率努力达到100%、管控制止率努力达到100%、立案上报率确保达到100%,规划控制区域和重大项目区域确保违建零增长;个人违建拆除率达到95%以上,公私违建案件结案率达到80%以上,实现市区查违工作形势更加持续稳定健康发展。
抓市政管理创新 着力提升工作质效
强化市政道路日常监管。落实市政道路和设施日巡查和日志制度,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置,防微杜渐,做到“两个四两个确保”,即4小时内发现4小时内修复;启动新港路、明珠大道等多处砼路面破损维修工程,完成黄州大道、东门路、八一路人行道维修;对人行道隔离礅、挡土墙等路障进行全面清理清除,对城区已铺设盲道位置进行普查,实施科学合理定位调整;完成魏街、七一路、阮家凉亭3条道路下水道清掏改造任务和44条路段1559座窨井防坠网安装,确保市区窨井防坠网安装全覆盖;完成城市桥梁技术状况监测、标牌标识设置和问题整改,推进城市桥梁管理工作法制化、规范化、制度化,确保城市桥梁运行安全;协调督办有关部门完成魏街、南湖路、西湖五路3条道路管线入地工程;配合住建等部门加快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,协调推进社区完成5个生态林荫停车场建设;积极参与生态城市、管廊城市、海绵城市等工程建设。
抓数字城管建设 完成县市平台建设任务
加强市数字化城管中心平台运行管理,进一步提高运行质效,确保结案率98%以上,按期结案率95%以上;完善市级数字化城管平台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范围,完成城市部件数据库的更新,拓展城东新区、禹王工业园区城市部件数据库收集全覆盖;与市建委做好地下管网系统共建共享工作;完成与公安监控视频对接工作;开展系统安全、优化和升级改造,为建设智慧城管打下坚实基础;加大对县市区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指导督办力度,浠水5月底前通过省级验收;蕲春、团风、罗田、麻城6月底前完成平台建设;红安、英山、黄梅3月底前通过省级专家方案评审。年底完成所有市县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通过省级验收。
上一篇:建设生态长江 担负历史责任